每年星级
年
结果:
N= 0 文明
德雷克方程计算器有助于估算银河系中可探测到的外星文明的数量。该方程由弗兰克·德雷克博士于1961年提出,考虑了影响星际通信智慧生命存在的若干因素。通过输入各种概率和估算值,用户可以估算出银河系中可能存在多少个科技先进的文明。
德雷克方程计算器公式
德雷克方程表示为:

地点:
- N = 可探测到的外星文明的估计数量
- R* = 我们星系中恒星形成的平均速率(每年恒星数)
- fp = 拥有行星的恒星的比例
- ne = 每颗有行星的恒星的平均宜居行星数量
- fl = 宜居行星中实际存在生命的比例
- fi = 存在智慧生命的行星比例
- fc = 拥有智慧生命并开发出星际通信技术的行星比例
- L = 平均 长度 of 次 此类文明释放可探测信号(年)
使用的典型值:
产品型号 | 描述 | 取值范围 |
---|---|---|
R* | 恒星形成率 | 每年 1 – 10 颗星 |
fp | 恒星与行星 | 0.1 - 1.0 |
ne | 每颗恒星的宜居行星 | 0.1 - 0.5 |
fl | 存在生命的行星 | 0.1 - 1.0 |
fi | 出现智慧生命的行星 | 0.1 - 1.0 |
fc | 发展通信技术的文明 | 0.1 - 0.2 |
L | 可检测信号释放的持续时间 | 1,000- 100,000,000岁 |
一般术语有用表
按揭年数 | 说明 |
系外行星 | 太阳系外的行星 |
宜居地带 | 恒星周围可以存在液态水的区域 |
SETI | 寻找外星智慧 |
技术特征 | 可探测到的先进文明迹象 |
星际通讯 | 跨空间信号传输 |
德雷克方程计算器示例
我们假设以下值:
- R* = 每年 5 星
- fp = 0.5(50% 的恒星有行星)
- ne = 0.2(每个行星系统有 0.2 个可居住行星)
- fl = 0.5(50%的宜居行星发展出生命)
- fi = 0.3(其中30%的行星出现智慧生命)
- fc = 0.1(10%的智慧文明发展星际通信)
- L = 10,000 年
使用公式:N = 5 × 0.5 × 0.2 × 0.5 × 0.3 × 0.1 × 10,000 N = 15 个可探测文明
最常见的常见问题解答
1. 德雷克方程的意义是什么?
德雷克方程提供了一个科学框架,用于估算可能探测到的外星文明的数量。它有助于指导SETI(搜寻地外文明计划)等研究工作。
2. 我们能准确地确定方程中的值吗?
不,公式中的许多数值都是基于估计和假设,因此结果高度不确定。然而,正在进行的研究,例如系外行星的发现和天体生物学的进展,有助于完善这些数值。
3. 德雷克方程对寻找地外生命有何影响?
它鼓励科学探索和对能够探测外星文明信号的技术的投资,影响射电望远镜调查和行星探索任务等项目。